處理垃圾滲濾液的難點是什么?
1、準確預測設計用水量和水質。
設計水量和水質的準確預測是工程設計的基礎,垃圾滲濾液日產量的計算應考慮垃圾在填埋坑中的停留時間、主要成分及當地的降雨量等因素,垃圾滲濾液的水量和水質可參照該地區垃圾焚燒廠的運行數據。
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廣垃圾分類,推進廚余垃圾處理系統的建設,進入垃圾焚燒廠的垃圾成分必然會發生一定的變化,廚余垃圾的比例會逐漸下降,廚余垃圾的含水量會隨著廚余垃圾的減少而減少。進入焚燒廠的生活垃圾產生的過濾液的水量逐漸減少,污染物的濃度也有下降的傾向。
2、生化處理
垃圾滲濾液的化學需氧量高,如果直接采用好氧工藝,曝氣系統能耗過高。因此,滲濾液原液需經厭氧反應器處理,以降低好氧工藝前有機污染物的濃度。滲濾液中的氨氮濃度一般在500~2500mg/L,因此好氧處理單元應選用脫氮負荷高、脫氮效果好的工藝。膜生化反應器(MBR)通過過過濾完全阻斷微生物,達到微生物泥齡,遠遠超過硝化微生物生長所需的時間,繁殖、聚集完全硝化所需的硝化微生物濃度,使廢水中的氨氮完全硝化,同樣的污泥年齡
3、膜系統的選擇
膜系統的選擇受設計出水標準的影響,出水只要滿足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(GB16889-2008),就可以優先選擇納濾膜,濃縮液的比例低,而且納濾對一價離子的去除效果有限,濃縮液中的一價鹽含量少,濃縮液經過適當的處理回流到生化系統
在污水不允許排放、需回用且實現零排放的情況下,由于納濾出水中的氯離子達不到回用標準,膜系統應選擇采用反滲透膜或“納濾+DTRO膜”復合膜工藝。排放的水可以達到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》中的開放式循環冷卻水系統補充水標準(GB/T19923-2005),以及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》中的道路清掃、城市綠化、車輛沖洗標準(GB/T18920-2002),還可以用來在焚燒廠冷卻系統和廠區的道路清掃、車輛沖洗和綠化灌溉。
濃縮液處理的新思路
近幾年來,新建垃圾焚燒廠對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,許多新建成的垃圾焚燒廠都對滲濾液處理后再利用和“零排放”的要求,這就要求設計滲濾液處理系統。滲濾液膜處理后的清洗液可以達到回收標準,同時如何處理濃縮液是零排放的關鍵。
焚燒飛灰必須固化穩定后才能外運處理。粉煤灰的穩定化技術主要包括熔融、燒結、固化和化學等。一般是同時加入螯合劑,通過固化來穩定粉煤灰,這樣會消耗水分。濃縮液可作為粉煤灰固化處理的水源,可節約用水,穩定了濃縮液中的重金屬離子。
目前,膜系統在滲濾液處理中的處理效果明顯。采用盤管式反滲透DTRO膜處理垃圾滲濾液,運行成本低,出水效果好。
垃圾滲濾液的成分復雜,污染物濃度高,處理難度大,處理標準不斷提高,滲濾液的處理應從整個垃圾焚燒廠考慮,水處理領域的大家正在積極探索更多的滲濾液處理工藝。